【以終為始】相信自己進步的力量!於是後來,我成為了前端工程師,但我想說更多的是,以前...


希望在明年生日以前,我已經是位前端工程師。-2021/06/18

在2021/06/18,我在書桌前寫下,希望在明年生日(03/14)以前,我已經是位前端工程師。在2022/02/07,我實現了這個心願,謝謝成就我這個心願的一切一切,我從許下願望的那天起,就想著如果哪天我真的做到了,一定要來好好分享這個故事,所以現在,我來講這個故事了。

今天的日期是2022/08/07,是我從行銷企劃轉職成為前端工程師的第六個月零一天。而能成就這個願望如實達成的這最後一哩路,如果沒有AppWorks School 的陪伴,我想至少要花兩倍或者更長的時間。AppWorks School 的申請與培訓過程,我想現在已經有許多優秀校友的分享可以參考,於是在這篇文章裡,我想談一談28歲這年零基礎轉職,我經歷了如何的心路歷程。

恐懼,源自於未知。如果你也有著想從某個領域轉職的念頭,卻不知道該不該嘗試,希望透過我的分享,能讓你對自己長出多一點信心,就像那五個月 School 帶給我的一樣。

在這之前,我做過什麼?
我的人生,從來就沒有不迷惘的時候

嗨,我是Emily,零基礎,在27歲的10月開始自學程式,在28歲的8月加入school,在今年29歲的2月成為前端工程師。我想說,我從來就沒有不迷惘的時候,很痛苦,我希望你跟我不一樣。

我在2012年進入台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就讀,但我越來越深刻感覺自己並不想從事會計相關的工作。於是在大二前的暑假我跟工讀的店長 Joy 請了半個月的假,騎著網路上買來的福利品腳踏車順時針環島,想藉由路途中的浪遊,來思考自己可能想要什麼。在身體勞累的苦行路上感受到台灣的人情與島嶼魅力,想著如果能當導遊也不錯,於是我申請轉系到休閒事業經營系。

後來休閒系大三的實習,我拿出省吃儉用存下來的十萬元,申請前往新加坡Spinelli Coffee 實習,大四回到台灣後,本來已與公司簽好合約畢業後要回到原店接受店長培訓,但後來阿嬤出了嚴重的車禍,我說服不了自己在那時候離開,於是留下來了。

原本安排好的計畫突然沒了,我從台中搬回高雄,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麼。把所有「畢業生可」,且看起來還不錯的工作都投了一輪,後來在一間網路媒體公司擔任行銷助理的工作,在某次經過資訊部門時撇見了螢幕上的畫面,密密麻麻的彩色英文字串在黑色背景下特別顯眼,那是我第一次看見程式碼。

我很羨慕工程師,也時常懊悔自己沒有在學生時期把握相關課程的機會,從來沒有想過中途轉職的可能性,因為我把它想成了是一個錯過了就不再重來的選擇。

工作中那種空洞的感覺使我恐懼,我一度重回工讀生涯熟悉的餐飲業,回到忙碌又火爆的廚房,試圖查探我的熱情到底在哪裡,但我總是嘗試過後,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。我不斷從一個迷惘中,轉入另一個新的迷惘裡,雖常籠罩於金錢匱乏的恐懼,但我的不甘心也讓我始終在許可的範圍裡不斷嘗試,我先後做過鋼鐵產業記者、日式料理廚師、網站編輯、行銷企劃、業餘時間也會接文案外包的工作。

後來,因為父親意外離世,加上家裡的變故,我休息了將近八個月的時間,重新回到職場環境,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畢業五年了,我喜歡寫作、寫文案、對於消費者行為也很感興趣,但我還想繼續做行銷企劃相關的工作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

為什麼突然想學程式?
既然我可以外包文案,那我為什麼不能外包網站

因為那段時間的經歷,使我意識到時間的寶貴,與其在自己的恐懼與自我懷疑裡猶豫不前,不如給自己一個嘗試的機會,今天的我永遠比昨天年輕,想嘗試的時候,就要把握機會儘管嘗試。我想著,既然我能外包文案,為什麼我不能包下整個網站,於是我開始在網路上查找能遠端的學習資源,當時我連udemy都不知道。

後來,我在網路上找到 ALPHA Camp 為期一個月的零基礎課程,當時的價格是3000元,而錢花下去,我就必須要學到超值才行,於是我每天按表進行,下班就是上課,按時繳交作業,後來越學越有興趣,我開始思考轉職成為工程師的可能性。

退一萬步想,假若今天我轉職失敗了,我也有了讀懂程式的技能,除了時間的經過,我找不到任何會失去的。於是我開始更認真的學習,並在每天的進步與撞牆當中,深刻感覺程式語言的魅力。

老實說,一開始學習程式語言的動機是希望在工作上能有更多的選擇、更好的機會,給家人更多實質上的幫助。但越往程式語言的路上挖寶,越清楚感覺,這更是一種對於自由的追求,就像若你想到各地去旅行,英語是一個很棒的共通語言,而在網路世代,如果懂得「程式語言」,你就有了可以創造及理解這個機器世界的工具。

我做了哪些努力?
It's what you do in the dark that puts you in the light.

一邊工作一邊進修需要高度的自發與自律,上完了ALPHA Camp第一學期的基礎課,我接著報名第二學期三個階段完整的課程,我很感謝當時ALPHA Camp 的進度制課程安排,讓我多了一份堅持的拉力,在每天下班後仍堅持完成當天進度、在每週週日前繳交當週作業,時常弄到半夜一兩點,而也在這個過程,我接觸到了ORID的反思架構,幫助我每天回顧觀察自己的學習。

第二學期的主戰場是著名古靈精怪的-Javascript,我現在很愛他,但當時我真的很痛苦,每天撞牆到2、3點,隔天早上9點依然要上班。當時在週記裡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,受到助教的回覆且深受啟發,我將它記錄下來

「從 ORID 可以看出你對自己在學習中的點點滴滴記錄的非常詳細,儘管過程中會遇到低潮或困難,最後也是會用正向的心態去面對,我覺得這樣的學習態度非常好,這其實是成長型心態的展現,也是轉職者最需要的心理特質。」

這一段文字給當時的我很大的鼓勵,尤其是那句「這是成長型心態的展現,也是轉職者最需要的心理特質。」成長型心態裡 not yet 的力量,真是一件極具魔力的事,非常推薦大家去看 Carol Dweck 關於成長心態的演說,我會將附註在本文下方。

「只有親身去挑戰眼前的難關,才是自我成長的絕佳機會。即使失敗或是沒有達成目標,也不害怕失敗,而會反思並承擔風險。」- 成長心態 Carol Dweck


我要學到什麼程度,才可以開始著手轉職?
在自我懷疑的海浪裡,我遇見了AppWorks School

當時學完第二學期,用 Node.js + Express + MongoDB 做了一個包含CRUD功能的小專案,我開始把他們整理到104,並思考業界的最低門檻到底需要會什麼?

我很快的接到邀請我面試的電話,當下除了驚喜,更多的是恐懼,因為深刻感覺自己的不足與心虛。我接起電話跟對方說明我的不足並婉拒,然後關閉104的履歷,因為知道自己多麽所知甚淺,我連站出去的自信都沒有。

我開始在網站上尋找學習方法的書,還有轉職工程師需要攻略哪些技能等,並在 Udemy 買了經濟實惠的課程,想要更深入地自學,重新調整轉職的計畫與步伐。

當時我幾乎每週都會以「自學轉職工程師」為關鍵字,想找一些過來人的分享,讓我能多有一點安全感,而在這個過程,我查到很多關於 AppWorks School 的文章,除了有學員成功轉職的分享,也找到未能成功錄取人的分享,我那時候想著 - 天啊!這是轉職版的星光大道嗎?

幾篇心得文章看下來,AppWorks School 對我而言像是一個殿堂般的存在,大概可以總結為免費但錄取困難。而且當時看到的幾則分享,學員的背景都是一流大學畢業或有海外留學經歷的,那是一個我認為離我非常遙遠的世界,尤其當時報名時間早就截止了,我也就把這件事情放下,開始另尋其他出路。

於是我決定讓自己先浸泡在技術的環境裡,在網路上加入各種前端技術相關的學習社群,看看大家都在討論些什麼,並且維持自己的學習進度。後來有一天,社群裡又有人在詢問零基礎學程式有沒有推薦的學習資源,然後就有一個人貼出一串連結,他回應說:「報名時間還有兩天,你要不要碰碰運氣?」

還記得當時我正在公司排隊等微波便當,看到網址是眼熟的AppWorks School後快速打開連結,並仔細看過長長的表單問題,然後將網址轉傳給自己,當天下班回家,我就把所有東西甩在地上,打開電腦開始填寫報名表。

雖說如此,但說起申請過程,其實我並沒有做什麼準備,就是很誠懇地回答表單上的問題,洋洋灑灑地,越寫越覺得可以放下得失心,因為在那長長的問卷裡,AppWorks School反覆在詢問你的學習與轉職動機,問了很多的為什麼?如何做?為什麼做?你為此做了多少努力?轉職成功後的三年,你有什麼目標?

最後一題,是選擇性提交的自我介紹影片,我沒交。(後來聽說許多同學都有錄影片,那一刻我才意識到,哇噻,原來真的很競爭啊~~~)後來收到第二次面試的邀約mail,第二階段為實體面試,當時因為疫情我就在高雄遠端面試,面試者是校長Shirney與校務江江。

如果成為工程師真的是你追求的目標
AppWorks School 會幫你,只要你能說服他們

會說越寫越可以放下得失心,其中一個原因是,從入學申請的表單開始,AppWorks School就幫助我爬梳了我的目標與動機。當然我很希望AppWorks School能夠錄取我,但同時,我更清楚我的目標是轉職當前端工程師,今天不管有沒有被錄取,都不會影響我朝著這個目標前進的決心與動力。

我想就是因為有著這樣明確的目標與動機,於是讓我有了不管如何都能平常心的底氣,而我想這也是 AppWorks School 招生的唯一門檻。

當你清楚明白自己的目標並言行一致,我想你就可以對自己的選擇有絕對的自信,不管外界如何回應你,就算不被青睞與理解,你都能夠清楚明白自己在做什麼,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
AppWorks School 給了我什麼 -
成為工程師所需要具備的體質 全部

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一個勵志的美式足球運動員的影片,一個球員被矇住眼睛,身上背著另一名球員,他必須靠著雙腿對抗那個沈重壓力,帶著自己越來越疲累的身體一步一步達陣。球員累得再也走不動,但有一個教練在他耳邊吼著,你可以、你可以、你可以,再往前一步,你可以做到,你可以做到,然後球員邊說著不行,還是咬著牙,多走一步、再多走一步。

最後球員終於累癱在地上,再也走不動了,教練終於安靜下來,他說:「把眼罩拿下來,你已經達陣了」

鏡頭拉遠,他橫越了整個球場。

AppWorks School 是一個這樣的地方,但不同的是,他們都很溫和又慈祥,並且你身邊有一群會對你喊著我一定不行,但你一定行的有趣的人類,他們是你最好的戰友,快樂村的小夥伴們(笑。

啟航 - 序章
我錄取了,江江打來詢問是否有意願參與這次的學程。但她沒說出「妳錄取了!」這個關鍵字,所以我掛電話之前還緊急說:「等一下,請問這是錄取的意思嗎?」然後江江說:「對!」。


AppWorks School 學程分為遠距預習(4週)與駐點集訓(19週),我在遠距學習開始前三天從原本的工作正式離職,但遠距開始的第一天,我一樣在上班時間準時坐在書桌前,開始我一天的學習。從這一天開始,是真正的把全部的時間,放在我對自己的投資上,我是如此看待這件事的。

。遠距學習(4週)
在這一個月 School 會提供線上學習資源,並且會由導師出作業讓我們於週末前繳交,因為School的計畫本來就是以零基礎為目標,所以遠距學習就是給學員們打下共同的基礎知識,像我們前端領域就是學習 HTML、CSS、JS、了解基礎 Node.js 。

我當時跟 gi t很不熟,就連 clone 一個 repo 就卡關了一下午。現在回頭想起這件事,其實有很深的感觸。很多時候面對困難,不是因為你笨,只是因為你還不知道而已,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刻,看清楚這個「還」,我們需要的只是對自己有耐心,讓時間去經驗未知,然後我們就會成為你所羨慕的那些過來人。

在 AppWorks School 從來沒有正確答案 -
從裡到外,養成你解決問題的習慣與能力。

 School 的學程安排真的很巧妙,一環扣著一環,承上啟下、循序漸進,讓你在每一步微痛之中,把身為一個前端工程師,你最少需要知道或應該了解的情境讓你完整的體驗一輪,這是我覺得最難得且在外面找不到的。

而在這裡,問題是沒有答案的,你必須自己去找。我們當時的導師是谷哥,每次問他一些問題,他總是會露出謎之微笑,然後回答「是嗎?你覺得為什麼會這樣?」,然後你就該知難而退,去找更多資料來回應谷哥的提問,然後你就莫名其妙發現問題的答案或其中一個解法。

這是一種無痛養成,讓你從只要正確答案的人,變成能找答案的人。並且透過這個過程之中,面對未知的問題,你會越來越有信心。因為你開始懂得如何拆解線索,並相信你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我永遠記得開學典禮當天,校長 Shirney 說:「勇敢面對未知的問題,因為你知道你最後都會解決它。」這句話,也貫穿了我在 School 19週的豐盛旅程。


駐點集訓 (19 週)

 - 指定專案練習 / 4 weeks
在這個過程,你會用原生的 CSS、JS、HTML 去做出一個我認為已經可以上線營運的電商網站。過程想必不會太舒適,畢竟寫程式就是要把手弄髒,而與此同時你也會反覆撞牆,或許你會查到,或早就知道一些酷炫的套件可以做到同樣的功能,但是這四週任務的要求是-原生的 JS,於是你必須逼著自己去造出輪子。

於是未來某一天當你在職場上遇到同樣的需求時,你就有了能分辨那些套件優劣的能力,甚至造出一個效能更好的輪子。


 - 恍如隔世的讀書會 /
結束第一輪專案,時間過去一個月,每天既漫長又快速,讓人感到扭曲的不只是時間感,還有自己所累積起來的經驗值,才一個月,你會感覺自己好像已經超進化了。而指定專案結束後,會開始穿插不同的讀書會,更深去挖掘之前只懂得如何用,卻不清楚背後原理的問題,能跟同學們一起針對專題討論與分享真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。


 - Co-working / 
前端 / 後端 / data / ios / Android / 一起組隊協作,在導師的程式碼上擴展新的功能,在這個過程,模擬業間的協作,從功能的發想到實踐,在已建構好的專案上加入新功能,與不同領域的技術人員協作,溝通彼此的難處、提出需求,這個體驗在一般的學習機構我想應該是很難經歷到,卻也是最貼近業界情境的。


 - 個人專案 / 5 weeks

如果要說起整個 School 旅程,最讓我感到痛苦的,就是這個時期了。我當時做的專題是 shareMore ,是一個以共學、互助成長為核心的社群平台。當時我很感謝 School 給我的幫助,於是也想做一個互助學習的地方,讓有同樣學習目標或有新挑戰的朋友能夠聚在一起,分享彼此的學習資源、互相激盪、讓自學可以不再孤單,讓彼此可以成為彼此學習路上支持的力量。

但後來幾次看到大家非常有趣的網站,自己本身專案的調性又不太適合置入一些新穎有趣的效果,就常常在分享時感覺自己的網站超無聊的,所以深陷在那種自我懷疑的痛苦當中。但後來在面試時,也碰到一個很欣賞這個發想與作品的面試官,我都跟朋友代稱他小玉爸爸,我非常感謝他。

如果時間重來,我還是會做這個主題。因為其實專題沒有所謂無不無聊,重要的是你為什麼要做

個人專案除了是自己能力的全方位展現,也是讓你經歷從零開始建置一個網站/平台的過程,而當你跟別人介紹這個網站時,除了技術層面的分享,做這個主題的意義也能讓團隊多認識你。雖然對技術並沒有多大的信心,但每次介紹這個專案,我還是很為自己驕傲的。

你可以開始想你的專案了!

如果暫時對自己沒信心
那請你先相信AppWorks School

我是一個特別沒自信的人,每時每刻都有許多自我懷疑在腦袋裡轉,但每次在覺得好難好難的時候,我都會想著以前學長姐到底是怎麼走過來的,他們走過來,我一定也可以,然後時間過去,自己也就這麼一步一步走過來了。

而也在每一次對新任務感到勉強的時候,我也會想著自己已完成的那些專案,發現自己原來成長了這麼多,於是會越來越相信 AppWorks School 安排的學習進度一定有他的道理。

我覺得在學習路上,適時的回頭看是很重要的,因為很多挫折或夜深人靜的時候,你往往只是需要意識到你走了多遠、成長了多少,然後你就可以在挫折裡,告訴自己 -「我再多試一次。」

最後的最後,我在全聯實業擔任前端工程師,今天已經六個月零1天。每天日常會克制不住必須喊一句,我好快樂。

不為什麼,只是很喜歡寫程式。當然沒有人喜歡被開 Bug 卡片,但解卡片與移動卡片總是使我快樂。我的主管是一個有趣的人,我常覺得他很像海賊王,因為他之前常會說,讓我們一起變強!哈哈。

在 School 我們最後專案是以 React 框架開發,但現在我是用 Vue3 及 Typescript 開發,並以Cypress 做 E2E Test 及 在專案中導入 Component Test。當時因為全聯的新專案目標很吸引我,所以當時面試結束,它就成為我的首要選擇,當時我跟 JJ 詢問團隊的開發技術,一整個過年的時間我都以這些技術為重點學習,於是初期著手完全陌生的開發框架,心裡也比較有底,同時也很幸運都遇見很棒的團隊夥伴。謝謝成就這些經歷與選擇的一切一切。

後記
如果有我可以幫助與交流的問題,
歡迎來信,包含但不僅限於程式領域

文章很長,謝謝你看到了這裡。

本來這是一篇AppWorks School心得分享文章,但真正坐在電腦前,我突然很想把我的掙扎淺淺地分享給或許跟我一樣迷惘的人。

浮浮沈沈這麼久,經歷幾乎沒有間斷的掙扎,在29歲我終於找到我喜歡的工作,並且遇到幫助我成就這個心願的種種緣分,於是想在合適的限度裡,分享一些我的心路歷程,希望也可以給想嘗試的你(或仍在迷惘的你)一點鼓勵,或可以說是讓你能對自己懷抱多一點點希望與信心,相信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。

有時候,我常常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歷劫歸來的人,雖然這樣講好像有點過於嚴重,但我真的明白那種感覺看不到光與方向的恐懼,尤其是金錢的匱乏對我而言更是從小就必須面對的問題,當時收到錄取通知時,其實我有一度在考慮要不要放棄這個機會,因為這段時間就等同於完全沒收入,還要負擔台北的花費。後來,我去貸款了10萬元。(這樣講好像很誇張,但這是真的,哈哈。)

在生活的挫折裡人常常會覺得自己是孤單的,我不會說我能體會你的難,因為痛苦是沒有可比性的,每個人的難都很難。

我只希望大家都可以少孤單一點,所以最後想對看到這裡的你說,如果有任何我可以分享或交流想法的地方,甚至一起學習,歡迎來信,我會將我所知道的資源與你分享,包含但不僅限於程式領域,祝福你也能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與工作。

最後 - 特別感謝

。謝謝我的媽媽與姊姊
謝謝你們始終相信我,並要我對自己有耐心

。謝謝谷哥與 Batch14 前端班的同學
很肉麻地要用閉包的概念再一次涵蓋一下你們。雖然 Batch14 表面看起來好像結束了,但我們永遠不會失去與彼此、與 School 間的連結。

。謝謝校長-Shirney
謝謝你在開學典禮分享「勇敢面對未知的問題,因為你知道你最後都會解決它。」

。謝謝媒合顧問-Tiffany 謝謝江江 謝謝 AppWorks School
謝謝你在開學典禮分享 「"It is our choices, Harry,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, far more than our abilities."」原子習慣裡有一個我很喜歡的比喻 — 每天的選擇都是一張選票,把票投給你想要的那一種人。記得給自己投票喔!

在這裡也想分享一個小故事,當時我在選工作的時候其實也有一些猶豫,因為受到School的滋養,我心裡不斷告訴自己,要把School也放進這些影響的考量裡,但我沒有跟任何人說,而有一天 Tiffany 跟我分享完與其他工作的交涉進度後,她跟我說:「Emily 你不需要考慮任何人、也不用顧慮School,只要做你想要的選擇就好,不用擔心!」

我當時真的超級感動,有些話其實別人不必對你說,但當她這麼告訴你的時候,真的非常非常可貴,謝謝 Tiffany ,謝謝熱情溫暖的江江,總潛伏在 School 的各個角落關心我們,謝謝小安老師、謝謝 Arthur 老師,謝謝 School 讓我有機會在這裡遇見這麼多這麼棒的人。


。謝謝 E-saki  謝謝老闆  謝謝Fendi
在過往的工作經歷中,我從沒有在一個離職的時刻,仍感覺如此深刻被祝福、被支持與鼓勵,現在回頭想來依然感覺心裡是滿的,特別謝謝 我的主管 Fendi,能在重回職場的第一個工作遇見你,使我深信自己是倍受保佑的人。謝謝你接納了我的一切,並四處誇耀我的好,離職之後還不斷給我寄來物資上的援助,謝謝你的包容與愛。


。謝謝史史 謝謝Emi 謝謝彥柔
謝謝在這個過程你們始終相伴,謝謝史到現在還在使用shareMore分享你的閱讀。

最後也特別想推薦大家寫 ORID ,是一個以Objective 客觀、Reflective 感受、Interpretive 解釋反思、Decisional 決定行動,四大結構來記錄學習與反思覺察的方法,我當時也有開一個自己的 repo 寫學習日誌,這裡也分享一下 issues,雖然後來沒有堅持,但這真的是很棒的方法,也推薦給大家。在自學初期,為了克服自己的焦慮與挫折感,也找了許多書來看,當時讀的書有《刻意練習》、《超速學習》、《原子習慣》。

尤其是原子習慣,給了我很大的啟發,並影響我至今。書中提到「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,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。」雖然書中在講習慣,但我認為這跟學習很像。例如我想進入科技領域、我想成為前端工程師,我必須清楚知道,這一切挫折只是這段路途偶遇的風景,每一次的挫折與難題,都只是往那個方向更為靠近的證明,於是只要記得「持續學習並調整方法持續進步」就好,相信這個「迭代」的過程。

最後,謝謝你看到這裡,謝謝你陪我走過的路,謝謝一切遇見。
最後的最後,轉不轉職不是重點,成不成為工程師當然也不是,我想說的是,你比自己想像得還要強壯,你是一個有力量的人,你有一切的可能性,在外界的一切言語之前,請優先相信你自己,只有你對自己的耐心是不可以喪失的。

留言

  1. 我看完了!愛!蜜莉!一極棒!
    最喜歡只是「還」不會那段,蠻阿Q跟你想鼓勵大家的感覺不一樣(*゚▽゚*)但我就爛的有信心,覺得我只是還沒學而已,超正向8!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漂亮寶貝 🙈🥰❤️ 這種毫無道理的信心簡直是一種禮物般的才華,超正向!我超想要!

      刪除
  2. 谢谢你的分享。写的真好, 很清楚、具体、真诚与用心。最喜欢你写的这段话: 我举手认同🙋
    义慧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謝謝义慧 匿名了還是留有姓名,當年在新加坡如果不是遇見了你,我想我就不會是現在的我,謝謝你,謝謝遇見你,謝謝你總是給我寫信、總是在需要的時候給我回應,因為你,新家坡不只是新家坡,那是我對生命感知的新起點 ❤️

      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南投│白毫禪寺】日式禪風的建築外型,卻是一部妙法蓮華經的具體呈現

【緬甸】緬甸自助旅行,一個人旅行不負責任懶人包:行程、住宿、換匯、簽證、交通、安全小提醒